低
压铸铝件的凝固是由上向下进行的,远离浇口的部位先凝固,然后逐渐向浇口推移,浇口然后凝固。这样铸件可以通过浇口下部升液管内炽热金属液的补缩,从而获得组织致密、无缩孔、疏松的耐铝铸件。
为保证上述低
压铸铝件顺序凝固的要求,必须使升液管出口端温度大于浇口温度大于型腔温度。我们采用了在升液管出口端加设一自动加热控温装置的办法,解决了复杂铝铸件低压铸造所遇到的关键难题,并经多年连续批量生产实践证实,该装置简单、实用、可靠;生产的复杂铝铸件内部组织致密、耐压;避免了浇口冻结和漏空浇口,确保了连续生产正常进行;而且,恒定了保压时间,实现了工艺过程自动控制。
升液管出口端四周装有一个用电阻丝加热的保温套,这样出口端能够加热到要求的温度。同时升液管出口处装有测温热电偶,电阻丝的通断由温度触头进行自动控制,这样在连续生产中,升液管出口端始终保持在要求的温度范围内,从而保证低铝铸件实现顺序凝固对温度场的要求,也防止浇口冻结。
设计、制造自动加热控温装置要注意如下几个要点:
a.保温套功率一般采用2~3kW,宜用安全电压(不超过36V)供电,以确保操作安全。
b.电阻丝表面负荷宜选低一些,即要比一般电阻加热炉设计时选用的表面负荷小一些。因为保温套四周封闭,工作条件较恶劣,否则电阻丝易烧断。
c.电阻丝材料则以镍铬丝为佳。
d.电阻加热器(保温套)外套为耐火材料制成,市场上一般有销售,可根据设计尺寸选择接近规格的炉芯套。
e.制造安装保温套时,要采取保护措施,防止低压浇注时,铝液从接缝中钻入电阻加热器损坏电阻丝。
f.升液管出口端温度一般控制在550~650℃范围内,根据铸件结构和工艺要求(如残留浇口长度)在此范围内选择。
铝铸件的使用注意事项:
1、抗蚀性差
当合金成分中杂质元素铅、镉、锡超过标准时,导致铸件老化而发生变形,表现为体积胀大,机械性能特别是塑性显著下降,时间长了甚至破裂。铅、锡、镉在锌合金中溶解度很小,因而集中于晶粒边界而成为阴极,富铝的固溶体成为阳极,在水蒸气(电解质)存在的条件下,促成晶间电化学腐蚀。铝铸件因晶间腐蚀而老化。
2、时效作用
锌合金的组织主要由含Al和Cu的富锌固溶体和含Zn的富Al固溶体所组成,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。但由于铝铸件的凝固速度极快,因此到室温时,固溶体的溶解度是大大地饱和了。经过一定时间之后,这种过饱和现象会逐渐解除,而使铸件地形状和尺寸略起变化。
3、不宜在高温和低温下
压铸铝件不宜在高温和低温(0℃以下)的工作环境下使用。锌合金在常温下有较好的机械性能。但在高温下抗拉强度和低温下冲击性能都显著下降。